冬季易上火?巧妙用食物浇灭身体中“火”!
上火是中医的说法,通常阳气和阴气相互制约且处于平衡状态,一旦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上火,表现为口腔溃疡、烂嘴角、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和易出汗等。面对生活不要慌,可借助食物来降低火气。...[2023-02-01]
中药有“6陈”?放置时间越长越好!
大家都知道,酒放置的时间越长,香椿味越明显。有些中药也是如此,存放的时间较长,药效也随之增强。尤其是气味浓厚的,比如半夏、橘皮和麻黄等,新鲜的药材偏性大,使用不当易产生副作用,...[2023-02-01]
“中医药帮了大忙!”
“谢谢陈院长,员工们喝了中医院配制的中药方荆防败毒散,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普遍减轻不少。大家很快恢复健康重新上岗,现在公司生产已经重新走上正轨……”近日,江西宜春樟树市中医院副院长...[2023-01-17]
亳州中医药走向世界迎来发展新机遇
在1月13日上午开幕的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擘画了今年全省发展的美好蓝图。报告在2023年的重点工作中提出,“支持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成为中医药进入国际市...[2023-01-16]
中医建议:健康饮食要做到这5点!
我国自从古代开始,就已经十分重视饮食,而在《内经素问》中,就已经明确指出了饮食过度的危害。而在现代的医学上,发现人体一次饮食过多、饮食过咸、过甜、过辣、过寒凉等的食物,就会刺激...[2023-01-15]
护肺做好五件事(中医养生)
肺为“人之气本”,其既主呼吸之气,又主一身之气,与人体气的生成和运行关系密切,为体内外清气、浊气交换的通道,可辅助主血脉的心脏行血而贯通血脉。护肺要做好五件事: 摩鼻。将两手...[2023-01-13]
脾胃不好,身体遭殃?7件小事看出脾胃健康!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脾胃问题,包括胃痛、消化不良和便秘或腹泻等。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根本,脾胃功能受损可引发多种疾病,所以养好脾胃很关键。 脾胃不好会怎么样?...[2023-01-12]
6个部位最不扛冻?一一给出保暖措施!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寒是百病之源。北方冬季严寒,天气干燥,应着重做好身体保暖,防止寒气入侵而损耗阳气,同时也会增加患呼吸道感染、关节炎和消化疾病风险。冬季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部位...[2023-01-11]
医院可否用中医药诊疗方案开展临床救治?中医药局回应
央视网消息:1月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记者提问: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是否可以使用中医药诊疗方案开展临床救治? 国家中医药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介绍,中西医...[2023-01-09]
陈丽敏医生提示:中医调节“新冠”这些症状,效果明显!
怕冷、发热、咽痛、咳痰、四肢困重、胸闷、腹泻……感染新冠后,甚至在“阳康”后,很多人依然有这样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原因在哪里?如何来解决?听听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主任...[2023-01-07]
小寒凛冽,驱寒养生——看体质进补是关键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数九寒天,民谚有云:“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也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小寒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到来了。 小寒养生,...[2023-01-07]
针灸后多长时间能洗澡?回答关于针灸的4个疑问!
针灸是我国的中医瑰宝,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有优势,包括肩颈部疼痛、纤维肌痛、肌筋膜疼痛、过敏性鼻炎和血管性痴呆症等。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身体上有12条主要经脉,经脉跟五脏六腑紧密...[2023-01-06]
中医如何改善抑郁症?调肝扶阳是关键!
现如今,人们的工作偏向于重脑力劳动,人们攀比心理强,欲望较多,特别是青少年背负着较大的学业压力,过度思虑,再加上缺乏运动和睡眠,从而造成肝气郁滞和情志不遂,久而久之导致抑郁症,...[2023-01-06]
中医如何看待白内障?6个方法来治疗!
白内障常见于老年人,形成原因较复杂,除了跟年龄有关外,也跟代谢障碍、全身疾病、先天性发育障碍、眼部疾病和药物中毒、放射性损害和眼部外伤等有关。中医认为,白内障属于内障眼病范畴,...[2023-01-05]
严寒冬季,6个器官易崩溃?教你如何应对!
北方冬季格外寒冷,气温低达零下几十度,身体多个器官面临着考验,没有注重于调养而引发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轻则承受着身体不适,重则可威胁生命,所以...[2023-01-05]
五味滋养五脏?需了解疾病的五味禁忌!
五味即酸、甘、咸、辛、苦,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分别对应肝、脾、肾、肺和心。滋养着五脏。不过,过量摄入反而会影响五脏健康,甚至会引发疾病。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五味禁忌,可不能再盲...[2023-01-04]
真的能气到胃痛吗?一药粥、二花茶、三穴位能缓解!
胃痛常见于饮食不洁、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等,但也有可能是气到胃痛。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难免会遇到让自己愤怒又伤心的事情和人,过度生气而没有宣泄出去,从而气的胃痛,中医教你如何缓解。...[2023-01-04]
一补气二健脾三润肺四安神 中医专家教你这样康复
人民网北京1月3日电(记者乔业琼)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有记者提问,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康复的过程中愿意尝试...[2023-01-04]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三九进补不可盲目!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身体无法耐受住寒冷,各种疾病易扎堆,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疾病和关节炎等。古人云: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所以不少人会购买滋补品或保健品来养生保健。...[2023-01-03]
单纯性肥胖能用针灸减肥吗?快快自测,别盲目!
肥胖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线,包括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针灸减肥广受人民喜爱,简单又方便,带来的副作用小,能降低体脂率和腰围,那针灸减肥适合单纯性...[2023-01-03]
寒冬身体最怕你做6件事?现在纠正还不晚!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为危险的时候,气温较低,机体防御功能达到最低点,各种疾病易爆发,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严寒冬季,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好生活调理,特别...[2023-01-02]
冬季养生应做到“十个一”?望你谨记于心!
众所周知,冬季是进补的季节,多种应季食物能进补,比如白萝卜、莲藕、生姜和羊肉等。冬季养生不能盲目,做到以下几点有益于机体健康,提高自身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 冬季养生应注意什...[2023-01-02]
传统中医药治疗早期肾病有优势?3大优势显而易见!
在我国,慢性肾病发病率极高,但知晓率却很低,使得大多数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熬夜或缺乏睡眠、长期憋尿或喝水不足均会损害肾脏;有些慢性病同样连累肾脏,包括高血...[2022-12-31]
【杏林之声】防疫要扶正气!中医里的“护身保健方”,不同人群各不同,总有一种适合你→
新冠肺炎微信公众号是微信公众平台一微信公众平台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传染性强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易感人微信公众平台群广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在微...[2022-12-10]
中医养生,注重情志
随着国家大健康策略的不断推进,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更多的人进入养生的大军,养生其实很简单,我们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已经涉及。有一个现象就特别有意思,...[202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