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的理论根据
望诊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2010-12-27]
何为望闻问切?
中医诊病方法是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内容,称为四诊。 望诊,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反应灵敏;无神为目光...[2010-12-27]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 一、诊法,是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与病人健康有关资料的方法。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2010-12-27]
什么是中医诊断中的症、证、病、辨证
症即症状,是病人感到的自身异常变化及医生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征象。症是分析与判断病证的原始依据,主要包括症状(如头痛、咳嗽、胸闷)和体征(如面色白、舌质红、脉弦滑)。 证即证候,是...[2010-12-27]
什么是病证结合
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是中医学固有的独特内容。《素问·热论》中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首先确定是由寒邪引起的热病,然后辨别三阴三阳经中何者受病。后世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2010-12-27]
什么是诊法合参
中医在诊断疾病时,主要依赖感觉器官,通过病人体内的病理变化在体表所显示的异常征象与病人自我感觉的不适来判断疾病的本质。即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医生的主观感觉,以及患者的主观感觉与自述。...[2010-12-27]
四诊的综合研究的专著
在脉学和舌诊取得进展的同时,对于四诊的综合研究,亦有不少专著。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之一的《四诊法》,内容虽偏重于切脉,但也详实地记述了五官、色脉、声诊、问病、辨舌等诊察方法。《医...[2010-12-17]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原则有三: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一、整体审察 整体审察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内)与自然环境(外),或称“审察内外”。因...[2010-12-17]
中医儿科望诊极为重要
望而知之谓之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将察色放置于四诊之首位:“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灵枢·本脏篇》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如果脏腑...[2010-12-17]
望“人中”辨健康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近听一老中医介绍,我们每个人可从自己人中的颜色、状况来了解自己的身体,这些重要信号,可使我们了解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现介绍如下: 1.健康人的人中是...[2010-12-17]
辨口味知疾病
口味异常是指口中有异常的味觉和气味。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其他脏腑之气易可循经脉上至口,故口味异常,常是脾胃功能失常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反映。明代研究舌诊的申计垣说:“舌通各经内...[2010-12-17]
闻咳嗽声辨病
咳嗽是由于呼吸异常,强烈地呼气冲击喉部而发出声响的一种症状。肺脏病变或其他脏腑疾病累及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上击喉部,均可出现咳嗽。有声无痰称为咳,由于肺气受损而不清造成的;...[2010-12-17]
中医四诊之问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有目的的询问病情的方法。有关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人的自觉症状、起病过程、治疗经过、生活起居、平素体质及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2010-12-17]
四诊合参之 问诊切诊
问诊 问诊是四诊中最须下功夫的一环,也是初涉临床时的基本功。 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2010-12-17]
问诊的主要内容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家属,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及自觉症状等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包括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和现病史等方面。 问一般情况 包括姓...[2010-12-17]
如何正确应用脉诊
脉诊是一种简便而细致的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的诊脉方法。 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2010-12-17]
中医切诊之触诊
触诊是医生用于对病人肌肤、四肢、胸腹等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分辨其温、凉、润、燥、软、硬、肿胀、包块及病人对按压的反应,如疼痛、喜按、柜按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1.皮...[2010-12-17]
淡白舌薄黄苔
舌苔淡白舌薄黄苔形象舌质色淡而嫩。满布薄黄苔,舌尖少苔,干湿适中。主病气虚津少夹湿;中虚寒湿;气虚浮热上扰。病例气虚湿盛,浮热上扰。[2010-12-17]
淡白舌薄黄苔
舌苔淡白舌薄黄苔形象舌淡白瘦嫩。苔薄老黄,边尖光莹。主病气血双亏;气虚津少;虚阳浮越。病例气血双亏,阳虚热浮。[2010-12-17]
气病辨证包括哪些内容
1.气虚证 【概念】指元(真)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2010-12-17]
血病辨证包括哪些内容
血行脉中,内流脏腑,外至肌肤,无处不到。若外邪干扰,脏腑失调,使血的生理功能失常,就可出现寒热虚实的病候。兹据临床血病常见证候,概括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 1.血虚证...[2010-12-17]
什么是外伤辩证
外伤,指外受创伤,如金刃、跌打、兽类咬伤及毒虫螫伤所引起的局部症状及整体所反映的证候。与此同时,还应查明发病的原因,注意其气血、脏腑、经络所在的病变及其证候发展的趋向。 1....[2010-12-17]
什么是饮食劳伤
饮食、劳倦和房室所伤,在询问发病等情况。可以获知其病情在外,还可据其特定的临床症状,进行辨证。 1.饮食所伤 【临床表现】饮食伤在胃,则胃痛,恶闻食臭,饮食不佳,胸膈痞满,...[2010-12-17]
什么是七情辨证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证候均见于内伤杂病。其发病多由于外界的刺激,使精神发生变化,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从而损伤内脏,而成为各种疾患。七情致病,主要表现在...[2010-12-17]
什么是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骨干课程。中医...[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