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保健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口腔 >> 查看内容

平直弓丝矫正技术

2009-03-14 08:17:0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146

  早于1890年口腔正畸学的奠基人Dr.Angle就提出世界各国还广泛应用的错合畸形分类1928年又率先发表了有关方丝弓矫治技术确立了固定矫治器的治疗体系1944年他的弟子Dr.Tweed提出在矫治中使用减数拔牙的矫治理论Tweed技术是在Angle方丝弓技术基础上加以变革和发展的在正畸治疗中减数治疗占了很大比例1956年Dr·Begg提出使用细丝弓矫治错合他将Dr.Angle早期的钉管带形装置改良后形成Begg托槽应用极富弹性的奥丝使用颌间及颌内牵引使牙齿倾斜移动然后再控根的一种拔牙矫治技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Andrews在方丝弓矫治器基础上发明了直丝弓矫治器这种矫治器简化了以往方丝技术的操作程序但同样可获得高质量的治疗效果因而近年直丝弓矫治器被广泛的推广和使用成为正畸技术的主流技术

  OPA-K矫治技术为Oriental PreadjustedAppliance-KOSAKA即由日本小坂肇医生设计的适合于东方人的预成序列弯曲直丝弓矫治器Dr.小坂肇医生是亚洲地区最早开始直丝弓矫治技术临床应用及理论研究医师之一曾干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从师于直丝弓矫治技术发明人Dr.Andrews医师此后对Andrews矫治器以及Roth矫治器进行大量的临床实践及临床理论研究工作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及研究后Dr.小坂肇医生发现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各类直丝弓矫治技术都是美国及欧美学者依据白种人的牙合面特征及治疗白种人患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研究和发展起来的但事实上东方人和白种人的牙面结构特征有很多不同之处在正崎临床中若不注意东西方人牙合面特征的差异随意地选择一种欧美流行的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常常会出现最终治疗结果不甚理想若要使最终结果更理想则常常调整矫治方法且需要弓丝上弯制各种补偿曲以达到东方人理想的咬牙合关系因此在我们亚洲正畸临床中发现和研究适合东方人q面美学特征及矫治力学特点的直丝弓矫治器及矫治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1984年Dr.小板肇医生在对日本正常胎儿童牙台面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蒙古人种牙 畸形正畸治疗的直丝弓矫治器的数据此后又经过长期深人的临床研究和评估于1995年与日本TOMY(中文译为拓美)公司共同开发了新一代面向广大蒙古人种使用的直丝弓矫治器命名为东方人预成直丝弓矫治器简称OPA-K

东方人与白种人牙牙台的差异
①颌面部前后方向比白种人浅;
②下颌向下后方旋转颏部位置位于后下方;
③上颌骨的后方距离小因此推磨牙向后移的距离较小;
④咬牙合平面比白种人更向前下方倾斜易引起支抗丢失;
⑤牙量与骨量不调的程度更严重拔牙病人比率更高;
⑥以咬牙合平面为基础上下切牙唇倾度比白种人大

OPA-K的设计原则
①适合东方人的数据:以日本人正常牙合数据为基础建立适应于东方人人群的矫治器
②楔形底板转矩:为减少咬台干扰确保充分的接扎区域将托槽翼设计为高龈向低咬合的形式改革了至今为止的基板转矩概念
③低剖面:实现了对下颌前开低剖面的形态减少了患者口内异物感以及食物滞留现象
④在矫治后期按照方丝弓矫治器特有原则使用与托槽槽沟余隙极小的完成弓丝从而充分发挥直丝弓矫治器的最大效能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91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