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感冒药 不能随便“搭”
立冬将至,厦门开始逐渐降温,各类感冒症状也将“卷土重来。“打喷嚏、流鼻涕、发烧、咳嗽”是感冒症状的“四重奏”。
很多人认为,非处方类的感冒药可随意“搭配”。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学部主任欧阳华强调:感冒药选择和使用不合理,会给身体带来更多隐患。
叠加用药导致肾功能受损
门诊案例:王小姐感冒后自己到药店买药服用,为了尽快告别“打喷嚏、流鼻涕”,她接连吃了两种感冒药,而且自作主张加大剂量。两天后,非但感冒没好,还出现了腰酸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肾功能受损。
欧阳华说,在感冒药的不合理使用人群中,重复使用感冒药最为常见。许多人错误用药的心态是:药量越大,疗效越好。其实很多感冒药的成分都不是单一的,多是几类药物的复方制剂,均含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同时服用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王小姐同时服用三种感冒药,相当于剂量增加3倍,会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她指出:“很多人一口气买好几种感冒药,今天吃了这种好像没改善,明天接着再吃另一种,还有些人认为第一次用药应该加大剂量才能压下感冒……这些做法已成为最严重的感冒药用药误区。”
药物毒性导致急性肝衰竭
门诊案例:30岁的张先生感冒后,连续3天自己在家服用感冒药,结果出现肝功能损伤,后来更发展为肝衰竭,进入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还请来上海专家会诊,最终未能挽回生命。
欧阳华说,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引起急性肝衰竭,虽然这个几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对肝肾的伤害就是致命的。她记得当时参加会诊的上海专家说,每一年他们都会碰到好几起这样的不幸。导致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不是急性病毒性肝炎,而是药物毒性。
她举例说,由于扑热息痛是非处方药(OTC),很多不同商品名的药物都含该成分,包括还有许多中西药复方制剂也含扑热息痛,不注意看说明书就极易忽视,造成药物中毒。
感冒药成分主要有四种
欧阳华提醒,虽然感冒药品种繁多,但成分大同小异。她说,感冒药的主要成分有四种:解热镇痛抗炎成分、镇咳成分、抗过敏成分和减充血剂成分。她建议,选择感冒药要注意按症状选取。比如只是发热,单用解热的感冒药就可以了;如果既有痰又流鼻涕,就需要选择有多种作用的药物了。
欧阳华认为,如果从感冒初期开始便多种感冒药同服、久服、超量服,会使胃肠及肝肾功能受损。特别是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全,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服用时更应注意用量,以免造成肝肾损害。
她特别提醒,服药过程中一旦出现皮肤发黄或有出血点、尿色加深、乏力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监测肝肾功能,谨防药物性肝肾损伤。
根据症状选对药
1.单纯发热或伴有、头痛、肌肉酸痛 刚感冒时,有些人只表现出发热症状,这时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如泰诺林)就可以了,如果伴有头痛和肌肉酸痛,这种药物同样有效。
2.鼻塞、打喷嚏、流鼻涕 这些症状由鼻腔黏膜充血或过敏引起,最好选择只含有伪麻黄碱和扑尔敏的药物,如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新康泰克)。
3.不发烧但咳嗽 可选择美敏伪麻溶液(惠菲宁),没有发热时不必选含氨酚的感冒药。
4.出现所有症状 适合选酚麻美敏、氨麻苯美等“全能药”,但注意,从事驾车、开船或飞机、操作机密仪器或高空作业等工作时,切不可服用含“敏”或“苯”的感冒药,以免发生意外。可选择“氨酚伪麻美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