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条养生古谚,如今是否适用?
本期指导名医
王雷军,国家一级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实用型营养师技能训练基地创办人,在自然养生、合理膳食、职业健康、调理慢性疾病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与独到见解。
古人的起居方式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时生活设施落后,在此背景下,古人总结了不少实用的格言。那么,古人这些养生金句现在是否仍然适用?
国家一级营养师王雷军表示,随着科技发展、人们饮食水平提升,闽南地区流行的“过午不食猪肝”、当下正火的“贴秋膘”等经典谚语,如今却值得人们思考,需要辨别真伪。
王雷军举例,他小的时候,夏季的食物偏少,空心菜、黄瓜、茄子、西红柿轮流出现在餐桌上,少鱼肉,能量摄入不足。但夏季偏偏又是体力消耗大的季节。而进入秋季后,谷物成熟,鱼肉肥美,天气变得凉爽,人们要“贴秋膘”进行能量补充,储存脂肪以对抗随之而来的寒冬。而现在,四季食物供应充足,夏季避暑、冬季御寒条件都大大改善,无需“贴秋膘”。
又如,“月经期间不能洗澡”,其实是因为以前人们洗澡大多选择盆浴,容易致使细菌进入体内,而月经期间又是女性生殖系统免疫力较为虚弱的阶段,盆浴容易致病。而在现代生活中,绝大多数居民家中都是淋浴,所以,即使是月经期,也可正常洗头洗澡。
1.“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半对
从自然规律上看,冬季的萝卜是应季蔬菜,王雷军认为,冬天多吃萝卜是顺应自然规律。夏季是生姜开挖的季节,吃姜能防止患肠道感染性疾病。
另外,萝卜具有润肺生津的作用,干燥的冬天吃萝卜很适合。而夏季,人们喜欢吃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凉菜等,此时,多吃些生姜可以暖胃养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人们就不会生病。无论是冬季、夏季还是其他季节,食物营养摄取应考虑均衡。
2.“饭前一口汤,不用进药房”
半对
饭前少量喝汤,能刺激胃液分泌,在胃里形成一个有利于消化的环境。少量喝汤也能润肠胃,有利于健康。但对于胃酸本来就少的一些人,就不应该遵守饭前喝汤这一条。
“汤喝多了会稀释胃里的胃液,不利于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因此,本来就胃酸过少的人,并不适用饭前喝汤。”王雷军提醒,饭前这口汤要注意量。此外,“不用进药房”这一句就更夸张了。如果饭前喝一口汤就不用进药房,那当下中国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得慢性病了。
3.“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错
吃饭后,如果短时间散散步,是挺好的。但如果吃得太多,吃完饭后立刻就散步或者做运动,并不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而且此时做运动,会使血液流向肢体,造成消化系统的血流量减少,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
“刚吃完饭,身体的各项器官都集中精力围绕‘吃饭’工作,没有精力顾及其他。饭后立刻运动,身体器官自然要分散精力。”王雷军建议广大读者,吃完饭后不妨休息一下再走动。
4.“白头发不能拔,拔一根长十根”
错
白发不会因为越拔越长。包围着头发的毛囊其实在胚胎形成的时候就形成了。虽然不一定是一个毛囊对应地长一根头发,但是一个毛囊里的头发被拔,还将相应地长出同样数量的头发。因此,这样的说法不成立。
5.“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错
“吃饭吃七八分饱,对任何人我们都如此建议。”王雷军说,对于孩子来说,吃太饱会造成消化功能障碍。但对于家长来说,这个度很难拿捏。
“寒”这个度更不好掌握,健康的人稍微穿少一点受点风寒或许没问题,但寒要有度,过度寒冷反而会降低免疫力。这句老话的原始意义没有错,在现实中,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好度,盲目地依据这一条来执行,就容易产生问题。
6.“宁可锅中存放,不可肚子饱胀”
对
这虽是一句老话,但到现在都有很强的实用性。
“许多人中午做的饭菜,如果最后还剩一些,不是老爸解决,就是老公解决。但其实这样的饮食习惯并不健康。”王雷军分析,现代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营养过剩,是暴饮暴食。如果吃得太多,一方面会导致胃肠蠕动能力下降,会降低消化能力;另一方面,也容易肥胖。因此,不要因为剩的饭菜太多,在明明已经吃得很饱的情况下,而勉强吃得更多。
7.“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对
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遇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当然,“春捂秋冻”也要根据气温变化,不能过度,否则过犹不及。
8.“过午不食”
错
现在流行一种“过午不食”减肥法,即通过不吃晚饭,达到减肥的目的。
“古时候的人,天黑后就睡觉,晚上少有其他活动,过午不食也可以。”王雷军说,而如今大多数国人早餐质量偏低,午餐在食堂或快餐店凑合吃一顿,晚餐则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得比较丰盛,摄入的营养物质也是最多的。如果突然取消晚餐,营养供应可能会跟不上,所以,“过午不食”对于现代人而言并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