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食润肺生津食物防秋燥
厦门的深秋如约而至,空气开始干燥。而厦门又地处沿海,海风的吹拂也让秋燥来得更猛烈了。脸部干燥脱皮、长小疙瘩、口舌生疮、心烦口干、便秘……空气中缺水,让人体也“喊渴”。
厦门市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饶线明表示,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上述症状。
饶线明建议,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少食煎炸炒等温热食物,除了多饮水外,还可多食用润肺生津的蔬果、汤、粥等。同时,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本期指导名医
饶线明,厦门市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市医学会理事,厦门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厦门市医学会老年分会委员。
擅长:老年病(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便秘等)、神经系统疾病(眩晕、头痛、睡眠障碍等)、其他各系统常见病、慢性病以及中医虚证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A 干燥:保持充足水分
进入10月,陆小姐原本光洁的脸上出现了脱皮的现象,手一摸还很粗糙。这让爱美的她慌了,赶紧上医院去看医生。厦门市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饶线明告诉她,这只是秋天引起的脸部皮肤干燥。
症状:秋天的风比较干燥,容易带走皮肤的水分,造成人体津液不足,脸部就会造成皮肤粗糙、脱皮、发红等。
对策:“中医上说,燥易伤肺,燥易伤津。所以在饮食上,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平时适量多喝些水。”饶线明提醒,“皮肤的滋润程度与其水分含量密切相关,当人体水分减少时,就会出现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的现象。”秋季可多吃些养阴润肺的食物,如西红柿、黄瓜、冬瓜等,多喝点汤或者粥也有助于生津。同时,要注意碱性食物的摄入。
B 上火:保持良好心态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可市民杨先生心情却不那么愉悦。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杨先生嘴里经常溃疡,脸上也不时会冒些青春痘,有时晚上还会失眠,总觉得心情比较烦躁。同事都说杨先生这是“上火”。
饶线明表示,“上火”是一个民间俗语,它既不是某种病的名字,也不是什么专业的医学术语,而是一个泛泛的统称。
症状:上火分很多种,目赤肿痛、面红耳赤、容易发火称为“肝火”;长青春痘、长疱疹、口苦;口干、口臭称为“肺火”;口腔溃疡、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心烦、失眠称为“心火”。
对策:可多饮白开水,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液或出汗途径排泄。在饮食上,煎炸炒等温热食物都要少吃,可多吃降热滋润的食物。此外,上火和心理状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适当调整情绪,让心情处于宁静的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才是最佳灭火方法。”
C过敏:避免擅自用药
孙小姐平时极为注重仪表,总会化着淡妆上班。最近几天,孙小姐发现脸上长了好多小疙瘩,还会有发痒、刺痛的感觉。孙小姐赶紧挂了皮肤科,经医生诊断,孙小姐是由于秋冬换季,出现了皮肤过敏。
症状:秋冬换季,温度变化很大,湿度越来越小,天气渐渐变得干燥,容易过敏的皮肤开始变得不安定,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导致发痒、脱皮或是起一片片小疙瘩等。
对策:“皮肤过敏不要擅自用药,应及时到皮肤科让医生诊断。同时,注意防晒,避免曝晒,敏感肌肤的皮层较薄,对紫外线比较没有防御能力。”饶线明说。
在饮食上,饶线明建议,可以多食青菜、萝卜、葡萄、柿子、蜂蜜、芝麻等润肺生津的食物。同时,尽量避免食用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产类、蛋类、奶制品等。
D 便秘:多吃含纤维素食物
最近,吴先生很苦恼地告诉医生,他最近经常便秘,且由于排便不规律,导致食欲不振,心情也有点烦躁。医生告诉吴先生,他这是秋燥导致的便秘。
症状:便意少、便次少,排便不畅,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焦虑等。
对策:饶线明表示,秋天的便秘一般是内燥,即体内津液不足,肠道失去了濡润,就容易出现便秘。这种情况下,建议多食黑木耳、紫菜等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同时,也可多运动,多喝水,配合适当的腹部按摩。此外,上班族应保持合理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辅以针对性治疗,调整肠道排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