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不足2千克 一定要查视网膜
2014-10-21 09:20:52厦门晚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1131
12.26%的早产儿有眼底病变,儿童6岁之前要尽量避免玩电子产品。福建省2014儿童眼及视力保健培训班日前举行,专家们齐聚厦门,向基层医生普及儿童眼部保健防治要点。
市妇幼保健院眼科熊永强主任介绍,足月的孩子,视网膜就像树根一样长满眼底,部分未足月的低体重儿,“树根”还没有长好,有的出生后会逐渐长好,但有些患儿必须通过治疗才能长好。而且,如果治疗不规范,“树根”还可能乱长一气,导致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激光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打激光,可以把“乱长的树枝”砍掉。
2008年至今,市妇幼保健院通过专门的新生儿眼底病诊断系统筛查了3500多名早产儿,发现12.26%有视网膜病变,其中需要治疗的有100多个。如果这些患儿没有及时治疗,等待他们的将是失明。及时通过打激光等规范治疗后,一些五六岁的患儿视力达到了0.8、1.0。
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概率越大。熊永强介绍,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60%-80%,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20%-40%。值得注意的是,对早产儿给予不恰当的高浓度氧气吸入,也可能影响视网膜病变的诊治,从而导致失明。
熊永强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经专门出台相关诊疗指南,要求妊娠不足37周、出生体重小于2000克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一定要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首次检查应在出生4周-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没有按规定筛查的,医疗机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与会专家介绍,除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白内障也是重要的儿童致盲眼病。如果把孩子的眼睛比作相机,这三种疾病分别对应胶卷、暗箱、镜头,出了问题,都要早诊早治。
2008年至今,市妇幼保健院通过专门的新生儿眼底病诊断系统筛查了3500多名早产儿,发现12.26%有视网膜病变,其中需要治疗的有100多个。如果这些患儿没有及时治疗,等待他们的将是失明。及时通过打激光等规范治疗后,一些五六岁的患儿视力达到了0.8、1.0。
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概率越大。熊永强介绍,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60%-80%,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20%-40%。值得注意的是,对早产儿给予不恰当的高浓度氧气吸入,也可能影响视网膜病变的诊治,从而导致失明。
熊永强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经专门出台相关诊疗指南,要求妊娠不足37周、出生体重小于2000克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一定要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首次检查应在出生4周-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没有按规定筛查的,医疗机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与会专家介绍,除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白内障也是重要的儿童致盲眼病。如果把孩子的眼睛比作相机,这三种疾病分别对应胶卷、暗箱、镜头,出了问题,都要早诊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