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归来返校 当心小儿肺炎
专家名片
杨一民
主任医师 ,副教授,厦门中医院儿科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合作型导师。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哮喘协作组成员, 厦门市医学会围产分会委员。
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咳嗽、哮喘 )、新生儿疾病、过敏性疾病、小儿危重症抢救、机械通气技术。
节日期间,家长们纷纷带着孩子外出玩耍、逛闹市。随着外出机会的增加,再加上气候变化,儿童感染病毒、细菌的可能性增大。厦门市中医院儿科主任杨一民介绍,9月份开学后,儿科患者已开始明显增加,主要病种为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肺炎、肠炎等。节后返校,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进一步促进小儿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由于某些病原体毒力较强,个别小孩体质较差,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发展为小儿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症等,家长们应该警惕。
4岁男孩发烧变肺炎
难得的国庆一周长假,蔡女士一家却是在医院度过的。4岁的儿子小轩高烧后继发肺炎,连续住了七八天院,家人照顾忙得团团转,直到昨天才缓过神来。9月份开学后,小轩就因为感冒反复咳嗽,各种偏方都试了,就是不见效。到后来,小轩开始反复发烧。
送到厦门中医院时,小轩咳嗽得厉害,发烧39℃。检查发现,小轩已经出现肺炎并肺不张的现象,这是指因炎症引起一个或多个肺段或肺叶容量或含气量减少,患儿炎症较重的一侧肺叶不张,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干咳等症状。化验后发现,小轩是病毒、细菌混合感染,需要住院治疗。
这几种情况或是肺炎
询问家长后,儿科科主任杨一民发现,小轩同幼儿园的几个同学,最近都因为肺炎住院。“9月份开学以后,儿科的门急诊量就开始增加了。”杨一民主任告诉记者,最近该院儿科门急诊量在600至800人次/天,比开学前多出三四成。其中以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颊炎、气管炎、消化道疾病、手足口病的患儿居多。值得注意的是,患肺炎的孩子在增加,占住院患儿的50%以上。
大多数呼吸道感染会自愈,三五天时间烧就能慢慢退下来,但部分免疫力差的孩子,病情会进一步发展,甚至导致肺炎。杨一民主任提醒,孩子感冒初起时,家长应该让小孩多休息、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清淡饮食,不要自行滥用药物,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注意小孩的精神状态,若孩子精神萎靡、持续高热,激烈咳嗽、喘憋,食欲极差,进食很少,应及时带到医院就诊,排除肺炎等病症。
小贴士
孩子发烧 何时看医生?
孩子发烧,家长不要只盯着温度看。杨一民主任指出,孩子的表现比体温的高低更重要。如果孩子仍然能玩、能吃、能喝水,他还愿意对你微笑,反应灵敏,皮肤颜色也正常,体温下降后仍然活泼愉快,通常提示疾病并不严重。
孩子发热时可能会不愿吃东西,这很常见。如果孩子能喝水,小便量也正常,比平时吃得少也没关系。但需要提醒的是,孩子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看医生了:
1. 看起来病得很重,昏昏欲睡,烦躁不安。
2. 曾经在一个非常热的地方呆过,如过热的车上(中暑)。
3. 发热同时有其他特别的症状,如颈部僵硬、剧烈头痛、剧烈咽痛、剧烈耳痛、不明原因的皮疹、反复呕吐或腹泻、排尿疼痛等等。
4. 有免疫系统的问题,如镰状细胞病或癌症,或正在服用类固醇。
5. 出现过抽搐。
6. 年龄小于3个月,并且体温超过38℃。
7. 任何年龄的儿童反复出现高于40℃的发热。
8. 退热后还是很不舒服。
9. 情况越来越严重。
10.2岁内的孩子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
11.2岁或以上的孩子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