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女性 当心乳腺癌侵袭!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
10月份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中山医院乳腺外科主任杨素梅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职场女性是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高发群体。一方面,职场女性经常熬夜,面临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且责任重,常处于紧张状态;另一方面,职场女性一般会按医生的要求定期检查,因而检出率较高。
案例1 轻视小肿块险酿大祸
几个月前,40多岁的陈女士在体检中发现乳房有个花生米大小的肿块,直径约1厘米。医生根据影像资料,考虑肿块可能为恶性,建议她住院进一步检查。因工作忙、怕麻烦,陈女士在外院做了门诊手术,将肿块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发现肿瘤为恶性。陈女士到中山医院找到杨素梅。经详细检查和全身评估,杨素梅判断陈女士体内的肿瘤尚属早期,未发现转移。随后,陈女士接受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即刻重建术,切除了肿瘤病灶又保持了良好体形。如今,陈女士恢复情况良好,已重回单位上班。
案例2 为生孩子耽误治疗
林女士将近40岁,一直没有生育。去年她积极备孕,却在体检中发现乳房有个黄豆大小的肿块。医生建议她先手术再要孩子,可她担心手术会影响哺乳,便一直没吭声。今年年初,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过了两三个月,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黄豆大的肿块突然增大。为了宝宝,林女士一直忍着。到了孕期最后一个月,林女士的肿瘤已涨得快爆开了,丈夫带她找杨素梅就诊。杨素梅判断肿瘤有恶性可能,但考虑到林女士分娩在即,只好建议她生产完一两周内尽快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
杨素梅指出,一些女性担心手术后不好看或影响哺乳,于是拖到哺乳期后再治疗,这样是非常危险的。“打算要孩子的女性,应先解决肿瘤再怀孕。”她说,即使手术后只剩一只乳房,也是可以喂奶的。
案例3 吃蜂王浆吃出乳腺癌
阿玲(化名)是一名小学老师,半年前体检时查出乳腺增生和小瘤子。听说吃蜂王浆等补品可缓解乳腺疾病,提高免疫力,她便自己到药店购买并坚持服用。这样吃了半年,她以为病情会改善,没想到最近再到医院体检时,却被诊断为乳腺癌。
“问题就出在这些补品上。”杨素梅说,无论是蜂王浆还是哈士蟆油等,对女性来说,如长期大量食用会影响体内的激素水平。如今市面上许多女性保健品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而摄入过多的雌激素会导致乳腺增生,甚至诱发乳腺癌。
【提醒】
发病高峰人群要及时检查
杨素梅说,来月经之前乳房比较肿胀和脆弱,月经正常的妇女,月经干净后的第3天—7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她提醒,35岁左右和45-55岁是乳腺疾病发病的两个高峰,高脂饮食、抽烟、熬夜、滥用保健品都可能引起乳房病变。她建议,35岁以上女性,每年应做一次钼钯及乳腺彩超检查。
预防乳腺癌,要少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垃圾食品;定期检查;适当运动,如跳绳可以促进乳房抖动,游泳可以扩张胸部,对女性来说都是很好的运动。
【链接】
乳腺癌患者救助金额提高
据悉,从2011年开始,中山医院乳腺外科开展了“乳腺癌患者救助行动”,已先后为200多名贫困患者提供救助。目前,每名贫困患者救助金额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3000元,重贫患者可提高到5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