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个高,孩子个头也会高吗?
2014-09-25 00:53:15海峡生活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862
父母个高,孩子可不一定会高。9月11日,厦门市实验幼儿园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妇幼保健中心研究员蒋竞雄博士举办了一场名为《发掘儿童潜能,促进身高成长》专题讲座,为家长和老师带来一种儿童成长的全新理念。
父母个高,孩子不一定高
家住台湾街的胖胖已经16岁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他一直是班里的竹竿,座位都在后排。可自从上了初中,他突然不长了,身高停在1.6米。但当爸的却不担心,说自己是上了高中才飙高的,而且他还没变声发育,自己遗传因子好,没什么可担心的。妈妈却很着急,坚持带孩子去看医生。一拍骨片,发现孩子的骨骺已经闭合,大约只能再长1厘米。也就是说,孩子的终极身高只有1.61米左右。爸爸既懊悔又不解:“我们两夫妻都很高,为什么孩子却这么矮呢?”
据中华医学会调查显示,97%的家长不知道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往往存在三大误区:父母高,孩子一定高;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急;到了一定年龄不长的时候,再采取措施,晚长也是有可能的。
定期记录孩子身高,及早干预
“从微观来说,长身高就像盖高楼大厦,需要建筑材料和工人。建筑材料就是各种营养,而工人是维生素D和鱼油提取物DHA,需要额外“聘用”补充。而宏观讲,身高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它是可控的。”蒋博士介绍说。
对此她更急切呼吁到,“一定要用保健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身高。”保健不等于疾病,家长关心孩子的身高,如何做呢?第一,至少做到每年生日给小孩记录身高。必要时候每月观测,遇到问题才能做到及早干预。第二,碰到疑虑,可以先去当地妇幼等医疗机构做评估,评测遗传因素的身高水平,如果正常就不用过于担忧。要是有问题,也能尽早进行治疗。
所以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适当干预他们的身高发育,是十分有必要的。一般说来,促进身高增长有五个方法:除了预防疾病,均衡营养,适宜运动,充足睡眠外,保持儿童的舒畅心情十分重要。
家住台湾街的胖胖已经16岁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他一直是班里的竹竿,座位都在后排。可自从上了初中,他突然不长了,身高停在1.6米。但当爸的却不担心,说自己是上了高中才飙高的,而且他还没变声发育,自己遗传因子好,没什么可担心的。妈妈却很着急,坚持带孩子去看医生。一拍骨片,发现孩子的骨骺已经闭合,大约只能再长1厘米。也就是说,孩子的终极身高只有1.61米左右。爸爸既懊悔又不解:“我们两夫妻都很高,为什么孩子却这么矮呢?”
据中华医学会调查显示,97%的家长不知道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往往存在三大误区:父母高,孩子一定高;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急;到了一定年龄不长的时候,再采取措施,晚长也是有可能的。
定期记录孩子身高,及早干预
“从微观来说,长身高就像盖高楼大厦,需要建筑材料和工人。建筑材料就是各种营养,而工人是维生素D和鱼油提取物DHA,需要额外“聘用”补充。而宏观讲,身高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它是可控的。”蒋博士介绍说。
对此她更急切呼吁到,“一定要用保健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身高。”保健不等于疾病,家长关心孩子的身高,如何做呢?第一,至少做到每年生日给小孩记录身高。必要时候每月观测,遇到问题才能做到及早干预。第二,碰到疑虑,可以先去当地妇幼等医疗机构做评估,评测遗传因素的身高水平,如果正常就不用过于担忧。要是有问题,也能尽早进行治疗。
所以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适当干预他们的身高发育,是十分有必要的。一般说来,促进身高增长有五个方法:除了预防疾病,均衡营养,适宜运动,充足睡眠外,保持儿童的舒畅心情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