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发现 宝宝营养不良3大信号
2008-05-04 15:33:0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431
发育迟缓、消瘦乃至贫血、脚气、佝偻病等营养缺乏性疾病,确是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指标,但孩子一旦恶化到这一地步,其健康与发育已受到相当程度的损害。有没有更早的信号呢?专家的回答是肯定的,比如以下种种就值得家长关注。
4岁的明明一直以活泼、爱笑、乐于交友而深受父母乃至邻居的喜爱。但近几个月来小家伙常常一脸严肃,脾气乖张,动不动就发火甚至动手打人,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先后离他而去。父母带明明到医院做了各种检查,结果显示体重、身高、头围等各项发育指标都正常,但从其母亲的叙述中医生发现,明明饮食中甜食过多,问题的症结找到了——由于糖分摄入过多,消耗了大量的维生素B1,致使供给神经系统所需的B1严重亏损,因而出现情绪改变,医学上称之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属于营养不良的一种。治疗方法是限制甜食,并补足维生素B1。
明明父母很是不解,不是说体重下降、消瘦、贫血等才是营养不良吗?孩子与这些都挨不上边嘛,怎么也会……
诚然,发育迟缓、消瘦乃至贫血、脚气病、佝偻病等营养缺乏性疾病,确是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指标,但孩子一旦恶化到这一地步,其健康与发育已受到相当程度的损害。有没有更早的信号呢?专家的回答是肯定的,比如以下种种就值得家长关注。
情绪变化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像明明那样,情绪不佳、尤其发生异常变化时,应疑其体内某些营养素已告缺乏。
1.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说明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应多食用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蛋白、高铁食品。
2.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裨益。
3.固执任性、胆小怕事,多因维生素A、B、C与钙质摄取不足而造成,故动物肝、鱼、虾、奶类、果蔬等食物应予以补足。
行为反常
1.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结果,在食谱中增加富含此种维生素的食物如番茄、橘子、苹果、白菜与莴苣等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奥妙在于这些食物中所含的甲基水杨酸盐和维生素C可增强神经的信息传递功能,从而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
2.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孩子幼稚可笑,表明氨基酸摄入不足,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类、奶类、蛋类等势在必行。
3.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信号,应及时添加绿色蔬菜、奶制品、鱼松、虾皮等食品。
4.喜吃纸屑、煤渣、泥土,此种行为称为“异食癖”,多与体内缺乏铁、锌、锰等矿物元素有关。海带、木耳、蘑菇等含锌较多,禽肉及牡蛎等海产品中锌、锰含量高,应是此类孩子最理想的盘中餐。
面部“虫斑”
面部“虫斑”是指出现在孩子脸上的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初为淡红,后转淡白,边缘清楚,上面覆盖少量细小鳞屑,并有轻度瘙痒感。除脸部外,上臂、颈部或肩部等处也可见到。民间认为,此斑乃是孩子肚子里有蛔虫寄生的标志,故有“虫斑”之称。可事实并非如此。这种以表浅性、干燥鳞屑性、浅色斑为特征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皮肤病,谓之单纯糠疹,源于维生素缺乏,同样是营养不良的一个早期信号。所以当你的孩子长有“虫斑”后,再也不要单凭这一点就给孩子服用打虫药,正确之举是调整食谱,增加食物的花色品种,补足维生素,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