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睡眠 适宜"夜卧早起"
一年四季在于春。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养生,应注重精神调养。中医谓:春主木,在于肝,七情发于怒。应节怒暴以养其性,将胸中郁闷之气通过踏青观花,信步于树林河边,以发散体内沉闷之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常见的各种睡眠障碍
由于当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各种睡眠障碍问题。近期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被访者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能够保证8小时睡眠的职场人仅为24.6%。这项为期两周的睡眠调查共涉及京、沪、粤等地的7000余名职场人。调查显示,近五成职场人的睡眠质量并不好,偶尔会有失眠。仅有25.1%的职场人认为目前的休息时间能够完全应对第二天的工作强度,而近六成的职场人会在第二天的工作中感到精神不振。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常见的情况如失眠,入睡困难,过度清醒、早醒;睡眠倒错,白天长睡不起,夜间通宵不眠;嗜睡,终日昏昏欲睡;梦游,夜间睡眠中起床活动;等等。睡眠障碍多受疾病如兴奋、抑郁、紧张、焦虑、恐惧、幻觉或妄想的干扰引起。有资料显示,近百种疾病会表现出睡眠障碍,1/3的高血压患者、1/5的心脏病患者有失眠症状;一些精神焦虑症、抑郁型人格障碍的人更是彻夜难眠;进入更年期的妇女也容易产生睡眠障碍。正常人也可因生活习惯、环境的改变,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极度不稳定,服用药物等情况,出现短暂的睡眠障碍。
许医师认为,春天是人们最好的睡眠时季,因此人们常说“春眠不觉晓”,又有“春困”之说。一般来说,春天的睡眠质量比较高,也正适合进行调养。由于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因此不能盲目地靠服用安眠药来解决问题。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改变生活作息等方法改善睡眠问题,不可自行盲目使用安眠药。
春季睡眠原则“夜卧早起”
医师认为,春天的正常睡眠,应是“夜卧早起”。一日之计在于晨,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精辟论断,“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毛缓行,以使志生”。就是讲,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要适当晚睡早起,到户外散步,悠然自得地舒展肢体,使精神活动寄望于大自然中。饭后、睡前闲庭漫步,不仅可消食化气,还可无思无虑,心身得以休养,神清气爽。但同时要注意,春天,尤其在初春,乍暖还寒,还需视天气增减衣服,预防春温的发生,把流感、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阻挡于外,所以说适当“春捂”也是必要的。医师经过十几年临床实践,切身体会地表示,春季睡眠宜“按时入睡,过时不候;午睡一刻钟,能夜补一小时;体脑并用,形与神俱,精神乃治”。
另外,也应注意,春木当令,性情亢奋的人宜旧恙复发。俗话说:黄花黄,疯子忙。但这种情况可通过适当增加睡眠,静心修养,审因辨证治疗,可防治或缓解病情发展。在春暖花开季节,也是花粉过敏患者高发时期,适当远离花粉地带,能起到预防作用。同时,也应注意到,春季睡眠与养生要和运动调养相结合。所谓“闻鸡起舞”,顺应生物节律习性,经过一夜睡眠,伸展疲倦的身躯,在空气清洁的室外,选择适合自己锻炼项目,吸收大自然活力,调养精神,炼气保精,增强抗病能力,使自己充满春天般的活力。
天有四时,春夏秋冬,人有生长壮老。遵循天人相应,顺应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合理调整四季睡眠与养生,可以加强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避免疾病发生。许医师总结说,提倡健康的睡眠“合理作息,身心愉快,早睡早起,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