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黄金抢救4分钟
编者的话:在所有的急救技能中,你可能不止一次听过“心肺复苏”这四个字。“心肺复苏术”是全球公认的救命第一要术,它挽救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生命,更是很多家庭远离灾难的希望,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这项急救技能。
心肺复苏术(CPR)主要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采取的使循环和呼吸恢复的急救措施,通常适用于心脏病突发、溺水、触电、严重失血等意外事件造成的昏迷、呼吸及心跳骤停。如果一个人突然在你面前倒下且停止呼吸,你是要先打120,还是立即进行现场抢救?抢救时,你是否懂得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
2007年,上海市一项针对1.2万人的调查显示,仅有7.6%的人懂得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事实上,即便拨打了120,救护车最快也要10分钟后才能到达,如果不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急救,足以让患者失去了救活的希望。2012年5月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54.4万,但一些不规范的抢救方式,却给患者本已垂危的生命又增添了一丝危险。
作为全球公认的“救命第一要术”,到2012年,心肺复苏术已走过52个春秋。但不幸的是,在我国,目击者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比例仅有15%—30%;国人至今仍有八成以上不会心肺复苏,而真正明白“黄金抢救4分钟”概念的更是寥寥无几。
杨艳敏教授指出,当一个人的心跳停止时,维持生命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就会中断。一般情况下,如果心跳停止导致的脑组织缺氧时间能控制在4分钟之内,其损伤的脑组织功能还有恢复的可能,但如果心跳停止超出4分钟,则可能造成脑组织永久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大量实践表明,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救活率可达到50%,而超过这一时间,被救活的希望就很渺茫,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会下降7%—10%,这就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抢救4分钟”。因此,如果打了120,等着救护车赶到再进行抢救,会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应该说,不懂急救技能,加上现场急救时顾虑重重,是现在无法有效进行现场急救的主要原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还在于普及急救知识。
第1步
判断有无意识
看到有人倒地或沉睡不醒时,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其有无意识:轻拍病人双肩,并在他双侧耳边大声呼喊:“您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清醒的患者能准确地回答问题,回忆起发生过的事,认识熟悉的人;若无任何反应,没有正常呼吸,则为意识丧失。
检查有无脉搏时,通常可以通过触摸桡动脉判断,即腕关节以上2厘米处,靠拇指一侧搏动最明显。对不省人事的患者,应检查颈动脉5—10秒,判断心跳是否停止。若呼吸和脉搏都已停止,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
1.由于检查颈动脉的搏动误差率较大,可能会影响快速判断,所以非专业急救人员不需要一定检查颈动脉。简单而实用的判断方法是:当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正常呼吸时,即立刻进行心肺复苏。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晕倒都因为心脏骤停,如是因为其他原因,却乱用心肺复苏,反而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第一步必须冷静做好判断。
2.非专业人士在检查患者已无意识后,若只有一人,可高声呼救,并立刻拨打120。经过培训已经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人员,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未经过培训的人员可以在急救人员指导下,尽快着手进行心肺复苏。
第2步
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的目的是起到让血液人工循环的作用。
首先,摆好姿势。让患者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头部不得高于胸部,应与躯干处在一个平面。如果患者在软床或沙发等软平面,则应将其移动到地面或在其背部垫上与床同宽的硬木板,便于施救者或站或跪在一侧进行按压。
其次,找准心脏按压部位。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通常为胸骨中下段或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双手交叉互扣,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要弯曲,用双肩向下压形成压力。
再次,掌握力度,胸腔按压。施救者上身前倾,以掌根垂直用力,将患者的胸骨下压至少5厘米。然后放松,但掌根始终不要离开胸壁,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如按压强度有效,在按压中可感受到颈动脉的搏动。
最后,控制频率。胸外按压心脏的频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连续按压心脏30次后,人工呼吸2次。按照按压与呼吸比例30∶2循环进行。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心肺复苏中,我们称小于1岁者为婴儿,1—8岁者为儿童,对这些患者须采取特殊的急救方法。具体方法是:1.婴儿胸外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中部,两乳头连线中点向下一指处,用中、食两个指头进行,每分钟100次,下压至1—2厘米。8岁以上的儿童采用与成人相同的方法。
注意事项:
1.老人的骨质脆弱,要尤其注意力度问题,但不能因为怕肋骨骨折而令力度打折,下压不够5厘米,不能起到有效作用。
2.如果施救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术的专业培训,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即“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到患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法,则可以按压和呼吸比例30∶2进行。
第3步
打开气道
进行了胸外按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的情况,这时需要施救人员打开患者气道,清理其口腔异物,如呕吐物、痰液、血液等。可用双手扶住患者头部,使其偏向一侧,利于液体状异物的顺势流出,也可以将食指或小指包上纱布、手帕,从口腔中掏取异物,并取出患者假牙,以防脱落滑入气道造成窒息。
当患者丧失意识后,舌根容易黏附于咽部后壁,造成气道阻塞。所以需用以下手法开通气道:应用一手压住前额,另一手中指和食指指尖对齐,将患者下颌向上抬起,让头充分后仰,至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但要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
注意事项:
1.对于没有意识的患者,不要盲目地用手指在口腔中清掏。
2.对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打开气道的方法应该谨慎使用。
第4步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有两种,一为口对口,二为口对鼻,但通常第一种更多见。因为空气中含氧气21%,呼出气体中仍含氧气约16%,口对口吹气,完全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救助者将一只手按压在患者前额处,使其头向后仰,同时用这只手的拇指、食指捏紧患者的鼻孔;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上提下颌,保持患者气道通畅。然后,救助者用口唇严密包住患者口唇,平稳向内吹气。
如果吹气有效,患者胸部会鼓起,并随着气体呼出而下降。吹气后,口唇分开,并松开捏鼻子的手指,使气体呼出,同时施救者侧头呼吸新鲜空气,进行第二次吹气。口对口人工呼吸的频率是成人每分钟8—12次。
注意事项:
1.如牙关紧闭或口腔严重损伤,不能口对口吹气时,可用口对鼻吹气。
2.婴儿体型较小,应用嘴密封婴儿的口鼻。
3.经人工呼吸传染疾病的几率很低,但基于卫生或心理原因,可用面罩或防护膜相隔,但若没有,请你也不要犹豫。
(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张芳采写,插图由徐默、龙雅晴绘制)
急救电话
120:医疗急救电话。遇到危及生命的疾病、创伤、中毒、车祸等需要抢救时可拨打。
110:匪警电话。遇到危及生命、财产或社会治安性事件时可拨打。如果遇到有人溺水、坠楼、自杀或老人孩子走失等情况也可拨打110。
119:火警电话。一般发生火灾、煤气泄漏可以拨打这个电话,如果你不幸被困电梯、被某物体卡住、人掉落深井里,也可以打119来求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