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伴宝宝快乐成长
【妈妈语录】
宝宝4个多月的时候,已经喜欢看书听故事,奶奶只要把那本她熟悉的书拿到面前,她立刻会非常高兴,两条腿蹬个不停,一旦开始讲故事,她就显得很安静,很享受。
宝宝和奶奶开始阅读了。
一句餐前语
宝宝出生一周后,从医院回到家中,吃喝拉睡是不变的主旋。每天该吃奶的时候,奶奶先把宝宝收拾停当,抱着宝宝用轻柔的声音有节奏地问宝宝的妈妈:“哪边?哪边?芽哪边?”宝宝的妈妈回答:“左边”或“右边”,奶奶就会托着宝宝有节奏并愉快地回应:“左边、左边、左边”或“右边、右边、右边”并将宝宝送往妈妈的怀中饱餐一顿。
如此过了一个多星期,想不到宝宝对奶奶的这句餐前语熟悉、敏感、充满期待,无论是精神不振或是亢奋哭闹,只要奶奶把她抱起,用这“餐前语”对话,宝宝不仅立刻停止哭闹,更有趣的是会扬起脖子,睁大了眼睛,面露兴奋的笑意……这样的互动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我惊叹出生不到3周的宝宝能“听懂”成人的对话,我们十分珍惜宝宝这准确、愉悦的感觉,从不因为它的“神奇”而“滥用”。
一个氢气球
宝宝出生两个月后,爸爸花了5元钱,在街上买来一个充了氢气的米老鼠,宝宝对这个色彩丰富,造型可爱的大家伙充满好奇,躺在床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停留在天花板上的它。
为了让双方都能“动”起来,在宝宝吃饱睡足后,奶奶把充气物的细棉线轻轻地缠在宝宝的手臂上,让她自己玩一玩。起先宝宝对这个新家伙只是安静地注视,可在她无意挥动手臂时,这个大家伙也会忽然动起来,宝宝被这一现象所吸引,眼睛会随着充气物的飘动而移动,高兴之时还会发出咯咯的笑声并不由自主更欢快地舞动手臂,米老鼠也十分活泼不停地表演着。
刚2个月的宝宝,很快能随着“米老鼠”的飘动向前后左右不同的方向寻找目标,或蹬踏、或尖叫、或激动得喘气……这有意思的游戏,对宝宝的帮助非同寻常,宝宝的无意注意逐步发展成有意注意,并能充分感受内心愉悦的体验,它是训练宝宝观察、注意、动作协调、情绪体验等综合能力的有益尝试。
一本故事书
宝宝3个半月的时候,奶奶尝试与宝宝一起看书讲故事,讲故事的基本原则是:
1.选择一本浅显的婴儿故事书,书中出现的词语是生活中常的听到的。如:小猫、妈妈、宝宝、来、洗手、吃饭等。
2.讲述者尽量声情并茂,用不同的声调表现不同的角色,将语言与封面上的大字及插图结合起来欣赏。
3.同一个故事反复讲,不要频繁地换故事。
宝宝4个多月的时候,已经喜欢看书听故事,奶奶只要把那本她熟悉的书拿到面前,她立刻会非常高兴,两条腿蹬个不停,一旦开始讲故事,她就显得很安静,很享受。有一天,奶奶把这本她熟悉的图书放在她手中给她拍照,“咔嚓”“咔嚓”连拍了6张,宝宝都没有察觉,她完全被书吸引住了,最后当她发现有人给她拍照,就朝镜头开心地笑着,好像说:这本书我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