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惟一的“老伯”
“别人叫我的姓就要被‘占便宜’的。”83岁的伯金安老人开玩笑地说,因为姓“伯”,无论是被称“小伯”还是“老伯”,他都要高人一辈。他赶紧跟别人澄清,姓氏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一点都没有想“占便宜”的意思。
因为这个姓氏称呼起来比较尴尬,即使是熟悉的同事或朋友,打电话到伯金安家里来,也是说要找“老白”。
姓常被写成“白、柏”
老人家虽然高龄,听力比较差,需要记者通过纸笔来提问,但思维清晰,十分健谈。
伯金安说,曾经有报道指出,中国最稀有的4个姓氏为“接、伯、脱、须”。伯姓是其中之一,他的老家在山东省荣成市朱口村,全村300多户,只有20来户人家姓“伯”,现在可能也不过30多户。
伯金安有3个女儿,都已经成家。他告诉记者,原先还有一个本族的大哥,在火车站工作,但已经过世了。目前在厦门,只剩他们一家父女四人姓伯,外孙都是独生子,不可能跟外祖姓,只能在名字上取个伯字,分别叫伯涵、伯嘉、伯乔。
一旁的老伴殷敬之说,办理户口或其他证件,都要很小心,因为这个姓氏老是被写错,别人都不相信有姓“伯”的,不是写成“白”就是当成“柏”。
族人中男人没喉结
伯姓人不仅姓氏稀有,而且还有一个极为奇特的体貌现象,就是男性没有喉结。伯金安给记者说了一个故事,上世纪50年代初,他因病住院疗养。有一次,他听到病房外面有两个护士在争论,关于男女的体貌特征有什么不同,其中有一个护士就说到“男的有喉结,女的没有”。伯金安忍不住插话:“这可不一定,你们看,我是男的吧,可是我就没有喉结。”
小护士将信将疑地摸了摸他的喉部,果然没有喉结,她们大为惊讶,说他还真是个“怪人”。
老伴殷敬之帮忙证实:“跟他回老家的时候,见到其他的男性族人,还真没见到有喉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