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保健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生活常识 >> 查看内容

夏日须谨防血压“上蹿下跳”

2010-08-18 08:37:22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856

   【核心提示】


   连日高温,扰得许多人睡眠质量下降,不少高血压患者更是夜不能寐,血压“上蹿下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怎样预防?8月13下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田新华博士耐心地为众多市民答疑解惑。


   夏季血压下降不能乱停药


   张先生:我今年58岁,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服药控制。最近两年,我发现自己每到夏季血压就会自动下降,有时还接近正常值,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我现在可不可以停止服用降压药?


   田医生:许多研究表明血压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通常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季节变化则更为明显,特别是早上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很大。


   为什么夏天的血压较冬天低呢?首先是夏天出汗较多,在不能及时和适当地补充水分时,就有可能使血容量减少,特别是应用利尿剂降压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其次,夏天温度高,周身血管舒张,导致血压有所降低。因此,夏天根据血压监测的情况适当地调整药物剂量是合理的,但这绝不代表高血压病情有所缓解。相反,夏季是血压最容易波动的时候之一,如果放松警惕,会酿成难以想象的恶果。例如,夏季昼长夜短,部分人夜间可能会因为天热睡眠质量下降,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收缩,从而出现夜间血压升高,有可能导致出血性中风。另外,天热多汗、脱水、血液粘稠、血流缓慢、血压骤降,也可能导致高血压患者突发缺血性中风。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调整药物剂量,而不是擅自停药。


   老年人血压不宜降太低


   罗先生:我今年76岁,2001开始头晕,血压140/90毫米汞柱,连续吃了7年的尼群地平降压药,后来又改吃中药,但血压都没降下来。经检查,我动态血压正常,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都偏高,医生建议我吃“立普妥”。请问,我头晕是不是血压高引起的?有啥好的治疗办法?


   田医生:高血压可以引起头晕,但头晕不一定就是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是诊断高血压的临界值,但考虑到您的年龄因素,诊断您高血压的证据不充分,所以在就诊前,您可以先不吃降压药物。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血压稍高些,反而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得不偿失。


   一般而言,夏季老年人血压以不超过140/90毫米汞柱为宜,老年人血压降得太低反而对健康不利。这是因为老年人血压偏低时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和凝固性高,使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缺血缺氧。加之动脉硬化使血管腔变得狭窄,血管壁弹性减弱,因而很容易形成血栓而导致缺血性中风。


   据您描述,您的头晕症状很可能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都偏高有关,吃“立普妥”治疗比较合适。另外,您要在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上多注意,规律生活,适当锻炼。


   血压波动须做24小时监测


   林先生:我今年58岁,血压180/120毫米汞柱,以往每日服用一粒“络活喜”后,血压可降到140/90毫米汞柱。最近天热,我血压很不稳定,常感头晕,有时还伴有黑朦,请问我该怎么办?平时该注意什么?


   田医生:高血压患者入夏后,首先生活上得加倍小心。第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果发现昼夜血压差值较大或波动不规律,应去医院接受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并按医生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空调温度不可过低。第三,日常起居作息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第四,不可过度贪冷饮,否则易让全身的小血管出现反射性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第五,宜多喝水,但补水要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摄入大量水分,造成心脏、肾脏负担过重。最为重要的是,即使血压看起来控制得好,患者也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擅自停药,如需调整治疗方案,也要接受医生的指导。


   短暂性脑缺血应引起重视


   王女士:我老伴73岁,是建筑设计师,还没退休。他平时血压很正常,一般在130—140/90毫米汞柱,前段时间,他连续几个晚上工作到后半夜2点多,血压一下升到160/90毫米汞柱。五天前,他突然头晕后摔倒,昏迷十几分钟后才清醒,头撞在柜子上,受了外伤。去医院做CT,未发现血管问题,请问,我老伴会不会留什么后遗症,需不需要做其他检查?


   田医生:您老伴突然摔倒昏迷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造成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也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小中风。它是指在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每次犯病的时间持续不久,往往因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任何后遗症而易被人忽视。实际上,TIA症状虽轻,但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据统计,约有25%~40%患者,在5年内将产生严重的脑梗塞,而威胁病人生命。因此,医学家们常常把它看成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


   发生TIA的原因颇多,诸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原因,而过度用脑、情绪激动、劳累则可促其发生。发生TIA后,应积极防治。切不可从事过于激烈的活动,同时切忌过度劳累,保持生活规律化,杜绝酗酒,合理饮食,多吃大豆制品、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各项健康指标,发现异常时,积极治疗。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您老伴因为头部受伤,要警惕脑外伤可能引起的迟发性颅内出血,所以建议到医院复查。


   抗“压”防“爆”习惯很重要


   高女士:我今年46岁,血压220/130—140毫米汞柱,用药后可降到120/80毫米汞柱,请问防治高血压,除了吃药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田医生:高血压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人,以脑力劳动者居多;继发性高血压是其他疾病的一种症状,如肾脏、脑、血管及内分泌疾病可引起血压升高。


   高血压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胖人、喜欢吃咸的人、饮酒多的人、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和性子急的人容易得高血压,但如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不吸烟、少饮酒、不肥胖,适当运动,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7—8小时),劳逸结合,不急不躁,控制情绪,喜乐有度就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


   【专家名片】


   田新华: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神经外科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市首批医学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颅底中线高危疑难手术、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微侵袭外科治疗及伽玛刀的临床应用,开展包括脑干肿瘤切除、颅内动脉瘤夹闭等高难度的手术治疗和研究。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7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