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喝冷饮当心易中“阴暑”
夏天喝冷饮、吃冰镇食品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医生指出,冷饮、冰镇食品可以帮助抵抗暑气,但怎么吃,吃多少,是有讲究的。如果吃得又急又多,不仅会影响肠胃功能,还会导致身体其他功能受影响,暑热更易侵入人体,中阴暑。
中医院医师王鲁闽介绍,以往中暑比例较高的人群——烈日下的户外工作者,由于越来越注意防护,中阳暑者比前几年减少了一半;而那些长时间待在室内吹空调,耐热能力下降,加上防护不够,中阴暑病例却逐年上升,往往是宅男宅女易中阴暑。
今年刚入夏,中医院就接诊了一名阴暑患者。这位患者整日躲在空调室内,还吃冷饮冰品,后来就不停地拉肚子,不管吃什么都拉,且感觉头晕、肌肉酸痛,昏昏沉沉。他到中医院就诊,医生诊断说,因为关在冷气房内吃冰,毛孔紧闭无法调节体温,导致中阴暑。
王鲁闽提醒,冰饮料、冰水等温度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20℃-30℃,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很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黏膜缺血、内分泌失调、胃酸减少,从而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和杀菌力,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导致腹痛、腹泻。此外还会导致暑热积聚体内某些部位无法散发,使中暑的几率加倍。
【提 醒】
1、每日喝冷饮不超400毫升
冰镇饮料每日不宜饮用超过400毫升,即一瓶可乐的容量,冰淇淋不宜超过一个,即使超过,两次吃的时间间隔也至少要在2小时以上。正常人喝的饮料温度以8℃-14℃为宜。
2、3岁以下孩子不要喝冷饮
需要提醒的是,老人、小孩、孕妇、经期女性最好少喝冷饮,他们的消化系统功能相对弱一些,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坚决不要喝冷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也不要吃过凉的食物。
3、适当午睡、饮食清淡
高温天外出别忘了带上清凉油,在外时间过长,要定时到阴凉处休息。要养成适当午睡、勤洗澡、饮食清淡的好习惯,多吃鱼、肉、蛋、奶和豆类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及莲雾、西瓜、桃、橙等水果,也能降低中暑几率。
4、多喝茶消暑利尿
多喝茶有许多好处,茶叶中含钾丰富,约占茶叶比重的1.1%-2.3%,多喝茶既可消暑,又可补钾,还有利尿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5、多喝淡盐水
对在室外作业的人们,他建议多喝淡盐水,因为这可以补充钠和钾,又能补充能量。此外,绿豆汤、冬瓜汤和海带汤等饮品也特别适合在夏季饮用。
6、凉开水是最佳饮品
相比各种各样的饮料和冰淇淋,凉开水是解暑的最佳饮品。在炎炎夏日里,可以把白开水放到冰箱里稍加冷藏,但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感觉不冰手时再饮用。
【医学 辞典】
阴暑与阳暑
中医把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是指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劳动、运动,导致头晕倦怠、口渴身热等,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兼休息,甚至会出现热衰竭和休克,危及生命安全。而阴暑是指“暑热在内、寒湿在外”,通常是人们以错误的方式解暑引起,例如在户外将身体晒得很热,然后突然进入冷气大开的室内;或是在大汗的状态下,洗冷水浴或喝冰冷饮品,这会导致皮肤毛孔收缩、身体难以散热而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