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输血也是要有讲究的
2010-05-07 10:50:59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796
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但血液使用终究有风险。日前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引起市民关注。那么通过哪些方式可以降低输血的风险性呢?厦门市中心血站副站长陈长荣来为大家解答。
拔牙后不宜立即献血
陈长荣介绍,献血者在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献血很重要。一些自我感觉“健康”的隐性带菌者(指血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病原体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血液中的病原体会通过输血进入受血者体内。人体在患某些疾病(如感冒、急性胃肠炎等)或皮肤有伤口、拔牙的情况下,血液极可能因此被污染。
献血者不能因为急于献血而故意隐瞒或因疏忽大意忘记病史。陈长荣说,献血是为了救人,献血者应积极配合采血医生,最大限度排除隐性带菌的可能,否则献血不但救不了人,还会给受血者带来风险。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一些医生知道病人不一定需要输血,但为保险起见,还是预防性地输血。这种“保险血”看起来是为病人着想,实际上增加了病人身体负担(血容量增加会使病人循环负担加重),同时也增加了病人感染其他疾病的机会。
“虽然血液都经过严格的初复检,但一些‘窗口期’病毒不能被现代检测手段检测出来。输血次数越多,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几率也就越大。”陈长荣说,临床上应避免不必要的输血,这既可减少病人经血液感染疾病的风险,也可节约血液资源。
“一些择期手术且符合自体输血特征的病人,可在手术前从自身采集并储一定量的血液以供手术中使用,以减少异体输血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