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保健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老人保健 >> 查看内容

“黑人”白根清“活着干,死了算”

2010-04-15 09:33:28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035

   白鹭花园小区没有物业,白根清和居民们自发建起了值班室。后来,大伙又想建个读报亭,他又为读报亭画设计图,连住院化疗时也未停手。在病重得说不出话时,他还把意见写在纸上,请儿女们转达给建读报亭的邻居们(厦门晚报《厝边新闻》曾报道)。

 


   如今,小区读报亭建好了,69岁的白根清还没来得及进去坐一坐,看看报纸,却在上周六永远离开了。他的一生就像他的那句口头禅一样——活着干,死了算。


   骨头断了,用钢针固定,到路口督导交通


   白根清这个名字并不响亮,但在小区里一说他的绰号“黑人”,人人都知道。这个外号是大家取的,因为年轻时白根清晒得黝黑。


   白根清有句名言:活着干,死了算。邻居们说,他就是一个热心、无私的人,只要他活着,谁有困难他都帮,想起他就让人感觉很温暖。


   他特别关心老人,小区里哪位老人生病了,他都要去探望。他说,人就是讲个感情,去看望是给人家一种安慰。文明创建时,他也是社区的志愿者,每天早上都要到路口督导交通,大热天没有树荫也没有遮阳伞,他坚持站上两个多小时,最早来却最晚走。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之前受伤,骨头断了,用4根钢针固定,3根在腰上,1根在腿上。


   病得快说不出话,还操心建读报亭的事


   小区没有物业,小偷多,白根清和居民们建起了值班室。他把别人装修后不要的白板捡回来做成公告栏,他还在楼道口装面镜子,这样保安就能看到有人走上来了。那段时间,白根清突然瘦了20多斤,手疼得动不了,还坚持干。


   2008年,白根清被查出患癌症接受化疗,那时,居民们还想在小区建个读报亭。病床上白根清还是闲不住,拿起纸笔设计读报亭的图纸。有居民怕读报亭占了小孩子玩的空间,白根清想了一招:给读报亭装轮子,想移到哪就到哪。


   住院时,他在病床上电话“遥控”,告诉邻居老林和老黄该怎么做。化疗时本该住院,他不放心,天天跑小区看看。二儿子说:“最后半年,父亲已经快说不出话来了,我们劝他别接电话了但他不听。他总是认真地听完邻居的‘汇报’,在纸上写下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是解决不了,他还要说明为什么,再让我们转达。”


   哪有打折,再远也走路去,省下的钱每年捐款给红会


   家住5楼,直到去年住院之前,白根清还是坚持自己扛煤气罐上楼,就为了省点钱。废旧的报纸,他不叫楼下的小贩来收购,而是直接送到回收站卖,这能多赚点钱。哪有打折,再远他也走路去。在邻居眼里,白根清十分节俭,但每年都捐1000元给红十字会。儿媳拿出一大叠捐款收据给记者看。


   儿子们说,父亲一个月退休工资只有1000多元,报纸、电视报道谁生病了谁有困难,他也捐钱,他们也跟着捐款,还献血。


   二儿子直到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父亲很早就被评为劳模,有许多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的证书,“但他从来没向我们炫耀过,在他的年代,这都是血汗的证书,他真的是一位好党员,一位好父亲。”二儿子泣不成声。


   每个月党费只要交10多元,但临终前他还掏出了500元,让子女送到社区,他说这是他最后的特殊党费。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44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