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吃益生菌时,这些副作用不得不防
吃益生菌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感染风险、代谢异常以及影响自身菌群平衡等副作用。
1. 胃肠道不适:益生菌进入肠道后,可能会与肠道内原有的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导致胃肠道蠕动异常。部分人会出现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这是因为益生菌改变了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使得肠道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比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片等益生菌制剂,都可能在服用初期引起此类不适。
2. 过敏反应:某些人可能对益生菌中的菌株过敏。当摄入含有相应过敏原的益生菌时,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从而引发过敏反应。症状可能包括皮疹、瘙痒、呼吸急促、口腔肿胀等。例如,对乳酸菌过敏的人,在食用含有乳酸菌的益生菌产品后就可能出现过敏症状。
3. 感染风险: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患有严重基础疾病者等,益生菌中的细菌有可能进入血液或其他组织器官,引发感染。虽然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后果可能比较严重。比如,在一些免疫力极度低下的患者中,服用益生菌后可能出现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情况。
4. 代谢异常:长期大量服用益生菌可能会影响人体的代谢功能。益生菌在肠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干扰人体正常的代谢途径。例如,可能会影响血糖、血脂的代谢,导致血糖或血脂水平出现异常波动。
5. 影响自身菌群平衡:人体自身的肠道菌群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过度依赖益生菌,可能会抑制自身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破坏这种平衡。当停止服用益生菌后,肠道可能无法迅速恢复到正常的菌群状态,从而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
虽然益生菌对肠道健康有一定益处,但在食用时也需要警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在选择和使用益生菌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并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同时,要注意遵医嘱服用益生菌,避免自行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