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拔牙矫正介绍
2009-05-13 09:27:0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722
非拔牙矫治,即在治疗过程中不需因正畸目的而拔牙齿的矫治方法。
在正畸始疗中拔牙与否历来是争论的焦点。非拔牙矫治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经历了一个从高一低一高的轮回过程。本世纪初,Angle主张通过促进咀嚼功能来刺激颌骨生长,为牙弓提供足够的间隙。他的牙弓决定基骨论,即强调必须保留全部牙齿,通过扩弓来解除拥挤的理论,经他的学生Tweed多年实践。发现80%的患者有畸形复发的情况,因而认识到扩大牙弓是有限的,颅骨的生长主要取决于遗传。
1944年Tweed确立矫治中使用拔牙的理论。受Tweed拔牙矫治理论的影响,拔牙率较以前有了大幅度上升。
本世纪60年代初,Begg通过对石器时代澳洲土著人群牙齿的研究,得出现代人牙齿的拥状是由于缺乏生理性磨耗的结论。Begg认为矫治牙列拥扭采用保留完整牙列的概念是错误的。Begg理论在60~对年代风行于世界,正畸拔牙矫治亦急剧上升到正畸拔牙史的顶峰。近年来,直接粘结托槽于牙面替代了多带环装置,使牙弓重新获得了被带环所占据的有效空间,为不拔牙矫治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