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补钙不如防“骨丢失”
2009-05-12 15:45:0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634
据了解,全国骨质疏松学术会议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高居流行病中第六位。我国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6.1%,其中男性为11.5%,女性为19.9%。
据悉,不服药也可降低骨折发生率,说明心理暗示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与其说钙片和维生素D发挥效用,不如说心理暗示发挥效用。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服用钙片及维生素D对治疗骨质疏松作用甚微,还会提高肾结石患病率。另有研究报道,高钙补充还会导致异位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专家认为,中老年人补钙不如防止"骨丢失"。因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光补钙是无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在人的一生中,35岁以前,骨骼中的"骨形成"多于"骨丢失";而到了45岁以后,"骨形成"却少于"骨丢失",骨量大量流失,导致形成骨质疏松症。研究已证明,雌激素不仅可以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还可明显地抑制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光照、活动量、负重情况、钙的摄入量、饮食习惯、有无烟酒嗜好等因素有关,但主要还取决于年轻时的骨量峰值及此后的骨量丢失率。单纯补充钙剂只有轻微增加骨密度的作用,正确 的 方 法是:提高骨骼对钙元素摄取率,降低骨丢失,否则任何补钙都是徒劳。
运动疗法对防止"骨丢失"也有明显效果。负重使椎体骨矿物质含量增加,成骨细胞合成胶原数量增加。人体骨骼在受到压力时会制造出新的骨细胞来进行自我强化,因此适度的锻炼或体力劳动有助于减轻骨质疏松症,提高骨骼对钙元素摄取率。
专家建议,老年人应常到户外走走,除可活动筋骨外,还可接触阳光,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改善肠道对钙的吸收,进而减少骨质的丢失。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造成骨质疏松。吸烟,过量饮酒,嗜好饮咖啡,过多食用含钠盐食物等都容易导致骨质减少。总之中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重点应该防止"骨丢失"。
据悉,不服药也可降低骨折发生率,说明心理暗示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与其说钙片和维生素D发挥效用,不如说心理暗示发挥效用。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服用钙片及维生素D对治疗骨质疏松作用甚微,还会提高肾结石患病率。另有研究报道,高钙补充还会导致异位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专家认为,中老年人补钙不如防止"骨丢失"。因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光补钙是无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在人的一生中,35岁以前,骨骼中的"骨形成"多于"骨丢失";而到了45岁以后,"骨形成"却少于"骨丢失",骨量大量流失,导致形成骨质疏松症。研究已证明,雌激素不仅可以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还可明显地抑制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光照、活动量、负重情况、钙的摄入量、饮食习惯、有无烟酒嗜好等因素有关,但主要还取决于年轻时的骨量峰值及此后的骨量丢失率。单纯补充钙剂只有轻微增加骨密度的作用,正确 的 方 法是:提高骨骼对钙元素摄取率,降低骨丢失,否则任何补钙都是徒劳。
运动疗法对防止"骨丢失"也有明显效果。负重使椎体骨矿物质含量增加,成骨细胞合成胶原数量增加。人体骨骼在受到压力时会制造出新的骨细胞来进行自我强化,因此适度的锻炼或体力劳动有助于减轻骨质疏松症,提高骨骼对钙元素摄取率。
专家建议,老年人应常到户外走走,除可活动筋骨外,还可接触阳光,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改善肠道对钙的吸收,进而减少骨质的丢失。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造成骨质疏松。吸烟,过量饮酒,嗜好饮咖啡,过多食用含钠盐食物等都容易导致骨质减少。总之中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重点应该防止"骨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