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保健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保健饮食 >> 查看内容

孩子长得慢多半是喂错

2018-10-27 15:11:45浙江在线佚名查看次数:281
  浙江在线-健康网10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雨笛 通讯员 王雪飞)吃饭这件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让孩子好好吃饭”却是每个爸妈的头等难题,尤其是在宝宝添加辅食后,恨不得翻遍育儿百科,试遍各种营养辅食餐,生怕孩子吃不对、吃不好。
  可是,假如告诉你,你所信奉的各种“喂养教条”都是错的呢?今天,记者就请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马鸣,根据四个情景小剧场来和大家聊一聊正确的喂养方式。

  情景一:6个月后,宝宝需要“进食时间表”
  豆豆妈妈:“宝贝,十一点半了该吃饭了!”
  豆豆:“让我再玩一会儿,我还不想吃!”
  豆豆妈妈:“不行!到饭点了必须得吃饭啊!”
  所以,到了约定的时间,一定要让孩子吃饭吗?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对于0-6个月的宝宝来说,胃容量小,不需要严格限制孩子的进食量和进食间隔时间,应该“按需喂养”,即宝宝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喂,但是对于6个月以上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养成既定的就餐规律是很有必要的。
  马鸣医生表示,这样不仅有益于宝宝的进食习惯养成,也能够让宝贝在进入幼儿园后更加适应群体生活,不会被打乱生活作息。

  记者选取了一部分“进食时间表”供各位爸妈参考:
  0-6个月时,宝宝吃奶不需要严格定时,饿了就吃,但一餐尽量吃饱,这叫“按需喂养”;
  6-9个月时,宝宝每日母乳/奶粉4-5次,辅食1-2次;
  10个月-1岁时,宝宝每日母乳/奶粉3-4次,辅食2-3次;
  1-2岁时,除保证500ml的母乳/奶粉外,需要将宝宝的进食时间调整至和家长一样,每天需添加3次正餐,2次点心。
  VCG21gic2706773_副本.jpg

  情景二:把“饭量”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豆豆:“妈妈我吃饱了。”
  豆豆妈妈:“你这儿还有大半碗呢,不能浪费,碗里的饭一定得吃完!”
  想必很多爸妈都觉得,吃饭要定时,那肯定也得定量啊!事实上,1-3周岁的孩子胃口波动是非常大的,很可能出现“吃不完”或是“吃不够”的情况。
  如果孩子一顿饭已经吃了20分钟以上,还有大半碗剩着,其实就是在告诉你“我吃饱了”,这时候家长强行要求孩子吃完,不仅会对孩子的胃肠道造成负担,还有可能让他对吃饭产生恐惧心理。
  所以,把“饭量”的决定权交给孩子,将“饭点”的决定权握在自己手上就好了。
  VCG41597235845_副本.jpg

  情景三:不要盲目加餐,饿一饿也无妨
  豆豆妈妈:“豆豆啊,你刚才饭都没吃完,玩了一会儿该饿了,快点,妈妈这有饼干,再吃点。”
  这样的话是不是很耳熟?一餐没吃完,总是担心孩子会饿,便拼命“恶补”,各种点心零食轮番上场,结果呢?不仅有可能破坏膳食平衡,还会增加孩子消化及代谢器官的负担,而且加餐吃饱了,连带着下一顿也不能好好吃了,最后适得其反。
  在孩子已养成良好的就餐规律后,两餐之间不要盲目加餐,可以适当喝点水,餐前餐后半小时不要进食。针对不爱吃辅食的宝宝,应在喂奶前先喂辅食,如果先喂奶,宝宝有了饱腹感,自然就不愿意吃辅食了。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01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