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保健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心理 >> 查看内容

孕妈紧张焦虑,高龄产妇先过心理关

2017-06-29 10:15:54人民健康网许心怡、聂丛笑查看次数:344

  随着“全面两孩”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萌生了生育“老二”的计划,许多妈妈们想再生育时不知不觉就进入了35岁以上的高龄孕产妇行列。加上现在不少女性忙于学业、事业等,不断推迟生育年龄,使得高龄孕产妇队伍每年都在不断扩容。




  曾有医院对高危孕产妇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焦虑心理的占21.87%,恐惧心理占14.58%,抑郁心理占31.25%,紧张心理占26.04%,依赖心理占6.25%。高危孕产妇不良的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母婴的安全与健康。

  “面对高危,孕产妇们应该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专家近日说,高危产妇首先不能大惊小怪,要摆正心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虽说高危产妇有不少潜在风险,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孕前和孕期检查发现。
  “但是很多人的心态不对,认为来了医院就必须保住孩子,不然就跟医生急。”专家说,孩子的去与留是大自然的选择,是物种进化过程,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医生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孕妇和家属一定要摆正心态。

  孕期不良心理往往缘于妊娠知识不足

  多掌握妊娠分娩知识。专家指出,高危产妇要更积极掌握科学的妊娠分娩知识,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寻求医生帮助,相信自己和医生,就能迈过这些心理障碍。

  家属也不要过度紧张。专家提醒,全家人过度关注孕妇,会给她增加压力,引发早产;一旦胎儿或新生儿出现病变或意外,还会诱发产前、产后抑郁症。家人应该多换位思考,理解孕产妇的特殊心理,认真聆听她的想法,使孕妇处于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里,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

  高危孕产妇要重视预防和定期产检

  专家强调,高危产妇孕期要定期检查,其中羊膜腔穿刺、22周左右的胎儿畸形筛查、26周的胎儿超声心动图等绝不能忽视。妊娠并发症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孕妇重治疗、轻预防。预防对降低高危风险十分重要。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年龄段妊娠。孕期尽量避免接触风险因素,剖宫产再孕者要格外注意出血问题。

  其次,孕妇要注意休息,适当锻炼。过度疲劳和休息不当都会增加高危妊娠的危险,卧床时应采取左侧卧位。

  再次,孕妇还要学会数胎动。每天3次,时间为上午7~8点,中午12~1点,晚上9~10点。每次数1个小时,三次胎动次数相加乘4,便是12小时的胎动次数。不同孕周胎动数值不一,正常胎动次数为每小时3~5次,12小时不能少于20次。

  最后,孕妇应饮食均衡,不要补得过多。专家强调:“过去老人常说‘一人要吃两人的份’,这是不对的,孕期大补导致营养过剩,胎儿超重,不仅会加大分娩难度,还会增加巨大儿将来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风险。”孩子并不是越大越好,一般7斤左右就可以了。孕妇只要不挑食、不偏食,做到营养均衡,补充足够的维生素、铁、钙及各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等就足够了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51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