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保健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口腔 >> 查看内容

牙垢、牙石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防治?

2009-04-02 22:17:00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332
牙垢是由食物残渣、口腔黏膜脱落的上皮、唾液中的黏液及细菌等混合堆积而成的。牙垢比较软,容易通过刷牙等方法清除掉。

牙石是由牙面上矿化了的菌斑和其他沉积物所形成的。牙石比较硬,与牙齿附着很紧,一般刷牙是刷不掉的。以牙龈边缘为界,牙齿可分为龈上和龈下两部分,附着于牙面的牙石,也因此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

  牙垢、牙石和牙周病的关系非常密切。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在于它提供了菌斑附着、病菌滋生的良好场所。牙石本身也容易吸附更多的细菌毒素,对软组织造成刺激,使牙龈充血、水肿,还会引起刷牙时出血。

  若牙龈炎症继续向深层组织发展,就会引起牙龈自发性出血和口腔异味。伴随着牙槽骨的破坏,牙齿将松动、移位、咀嚼无力。

  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炎症的罪魁,而牙垢发展到后来就会形成牙石,所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是防止牙周病的关键,对那些无法刷掉的牙垢和既已形成的牙石只有去麻烦口腔医生帮忙了。

因此牙石的存在是非常有害的。那么如何防止牙石的形成呢?前面我们已说过牙石的形成是由于牙菌斑附着在牙面上开始的,所以要防止牙石的形成,应做到:

  ①清除牙面上的牙菌斑,最简便有效地方法就是认真刷牙。有资料显示,高质量的刷牙可除去牙面上90%以上的牙菌斑和软垢。

  ②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少进食松软黏性食物,尤其是儿童少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适当多进食些纤维性食物,以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减少牙菌斑的形成。

  ③矫治牙列不齐牙齿拥挤、错位,消除单侧咀嚼的不良习惯,使所有的牙齿均发挥其咀嚼功能。

  ④应每隔半年至一年时间到医院口腔科检查1次,如发现有牙石形成,及时由医生去除(俗称洗牙,医学上称洁治)。

  另外,有些人在“洗牙”后可能出现对冷、热、酸、甜过敏的症状,这是因为牙石刺激使牙龈萎缩、部分牙根暴露,“洗牙”前因有牙石包绕在牙根周围,因此冷热等刺激时无症状,当去除了牙石后,根面暴露就出现了过敏表现。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饮食上注意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酸、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过一段时间过敏症状就会逐渐消除。如过敏症状较重,可请医生作脱敏处理。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2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