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骨质疏松五大误区
据《家庭保健报》报道,对于中老年人中常见的骨质疏松,许多人觉得是缺钙导致的,实际这是一种对骨质疏松的错误认识。生活中,很多人对骨质疏松的认识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
误区一 骨质疏松就是缺钙
骨质疏松的诱因很多,如体重过低,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过度饮咖啡、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及糖尿病等,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老年人群。缺钙只是原因之一,单纯补钙不足以预防骨质疏松。
误区二 没有外伤史就不会骨折
患有骨质疏松的骨骼非常脆弱,有些轻微动作常不被感知,但可以引起骨折,如咳嗽、打喷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椎骨、肋骨、桡骨、股骨上端,这些轻微的骨折可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应注意及早诊断治疗。
误区三 确诊后无需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不但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也可用于随访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和评价药物疗效,一般来说,骨质疏松患者应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
误区四 骨质疏松的治疗就是补钙
骨质疏松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适当的体育锻炼、纠正不良嗜好、防止跌倒等)、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误区五 肾结石补钙加重病情
当然,过多补钙或过量应用活性维生素D可导致肾结石,但适量补钙则不会引起这种现象。实际上,导致肾结石的原因很多,如尿路畸形、尿路梗阻、尿液过度碱化或尿中草酸过多,甚至因机体缺钙而导致骨钙释出过多,反而易引起肾结石。需要强调的是,肾结石患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查找“肾结石”原因,如甲亢、尿路畸形、肾小管酸中毒等;监测血钙;监测尿钙与尿pH值;区别不同情况,个体化补钙。